首页 / 历史军事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418章 原来如此(2 / 5)

作品:《捡到一本三国志

崔公的《政论》,天子还是没能全部接受,但是其中关于戍边士卒的安排,却让天子极为的喜爱,立刻令曹操等人施行,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政令,终于,各地戍边士卒放下了手中的军械,成为了当地的耕农,张温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以至于他对崔公也有了怨言。

虽是耕农,但他们还是有着戍边的名义,他们在大汉最为偏远的宁州,贺州,交州,扬州等地开始了劳作,天子也同时下令增加戍边士卒的人数,大汉的疆域如此的辽阔,当然要更多的戍边士卒,更多的耕农....几十万的戍边士卒同时耕耘起来。

那些平日里牲畜都不愿停留的地方,迎来了发展的时机。

百姓们并不知晓其中的猫腻,他们只是觉得,服役之后,能够免去刀兵,继续耕作,也不是坏事,何况,就在军屯制刚刚施行的时候,崔公便作了《刀犁赋》一篇,献与天子,鸿都门学之内,顿时出现了无数关于这些边塞地区的文赋,大多都是些为国戍边,保家安民之类的文字。

只能说,崔公不愧是文坛之豪,他完全能通过手中一杆笔,改变大汉的文风,在孝康皇帝之前,大汉文赋还是停留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写实类文赋,诗文也是如此,多是描述身边的事,或者故事,就连崔公,也写过《好牛赋》这样的作品。

到了建宁大治,崔公又以一人之力,强行将描写盛世,吹捧天子文治武功的文风变成了主流,于是乎,文风渐渐变得奢华,都是在叙说当今的盛世,令百姓读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灾害频繁的时期,通过这些文赋的作用,来让众人明白当今大汉之强,百姓富裕。

而如今,崔公再次发力,让描写边塞,军旅的边塞文赋成为了主流。

朝中多有大臣看不起崔公,认为他不过是靠着手中笔墨,靠着奉承成为了三公,没有半点实干之才,就如当年,论如何赈灾,他头头是道,不过,让他去往北方赈灾,他却只能提出个大略,实际赈灾还是邢子昂与卢植来完成的,如今,他在庙堂之中,又是浑浑噩噩的,这样的司徒,要来何用呢?

他们认为,继周景,何休,王符这些大才之后,崔寔绝对是最没有作为与能力的司徒。

不过,天子并没有要在司徒位置上换人的打算,崔寔照样稳坐司徒之位。

十一月,

小胖子皱着眉头,有些焦虑的来回走动,不时的探头看了看殿外,双手放在背后,手指交杂,厚德殿内的几个黄门,都是低着头,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惊扰了天子,韩门就站在厚德殿外,等待着从太医令那边的消息,他看着极为焦虑的天子,也不敢开口。

正在等待着,忽有黄门快步跑来,冲到了厚德殿。

“怎么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