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零零一章 多点信任(2 / 2)

作品:《秦时小说家

“炎帝神农一脉漫长岁月的史事记载,也非无用,可以留下来,传承后世留痕。”

“外面那个疑似葬地的地下行宫,咱们还没有细细一观,不知道那里面都藏着什么。”

“……”

公子此刻正双目闭起,玄黄领域施展,交融面前的一尊尊巨大石像,不知窥得了什么,不知所得了什么……。

紫府山的名气衰弱。

远在炎帝神农一脉势弱之前,是以,有理由怀疑共工氏那些人不知何故……都离开了紫府山。

带走一些东西,完全情有可原。

留下的东西,也当不少。

白芊红也是环顾这处地下石殿,石殿很大,隐匿的极深,若说没有足够份量的好东西……也说不过去。

“公子,这些石像有什么秘密?”

略有无聊的等待近百十个呼吸,觉玄黄领域有动,焰灵姬已然近前,快速一语。

“……”

“叔父,那些石像里面有《神农录》的后续吗?”

阳滋将面前一尊尊巨大的石像再次一观。

“……”

“石像的秘密?”

“石像的确有一些秘密,《神农录》的后续的确有一些经文残留,大体至十六卷。”

“后面两卷……不在这里。”

“根据石像的消息,后面两卷的内容刻印在神农鼎上。”

“神农鼎!”

“是炎帝神农亲自打造出来,祭祀昊天的礼器之物。”

“也是炎帝一脉的传承之物,那尊神农鼎不在这里,上面刻印最后《神农录》的最后两卷。”

“除了《神农录》的经文以外,便是一些其它的传承。”

“算是炎帝神农一脉的风华之精!”

“在上古岁月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如今,数千年过去了,他们一族当初对于五谷、百草、音律、天象、阴阳……各方面都已经逊色了。”

“《神农录》!”

“这卷经文虽不错,欲要将其真正修炼至本侯这个地步,很难很难。”

“《神农录》、《长生诀》有些相似了,都是一等一的强大修行之法,若然真真正正的将其修炼圆满,绝对诸夏间最上等的修行真法。”

“若只是取其一二道理修行,则道理有缺,不为完整。”

“诸子百家的修行,不少都可将其超过。”

“……”

“得自石像的那些讯息,出去后再整理出来,你们就可看到了。”

“……”

石像之中!

的确隐藏着一些东西。

也的确需要《神农录》将其打开。

隐匿的内容不少,除了焰灵她们有兴趣的《神农录》之外,更多的则是炎帝神农一脉的风华典章传承。

如今一观,都不为上等了。

数千年的岁月,诸般道理皆大进。

道理,也是一样。

百谷耕种整理之法,耕种之器,现在的更胜上古。

五音十二律,同样如此。

天星风水,星河变迁之演化,同样如此。

……

鸡肋!

可以称之为鸡肋!

《神农录》前十六卷的内容都有,可以一直修炼到合道大圆满,然……真正修炼至大圆满,又极其艰难。

那需要掌握的修行很多很多。

就如之前见到的《长生诀》残卷一样,无缺的《长生诀》包罗万象,欲要巨细修行,需要耗费很大很大的精力。

除非。

先择其一,将其修炼圆满,继而一法通万法,也可以做到,那需要修者的资质更高!

需要对道的领悟更高了。

“《神农录》十六卷!”

“还差两卷?”

“神农鼎?”

“人间鼎,神农鼎?”

“炎帝神农一脉的传承之物,好像……在先前紫府山搜寻的典籍中,有过记载。”

“神农鼎,是一尊表面刻印万千奇花异草百千谷物植株的四足两耳大鼎,也是祭祀之物!”

“外面的紫府山并不存在!”

“……”

石像内的秘密……仍没有将《神农录》齐聚,还差最后两卷,刻印在神农鼎上?

雪儿若有所思。

对于神农鼎,非一无所知。

数月前搜寻紫府山的时候,在一些典籍手札的零星记载中,有过关于神农鼎的讯息。

具体下落?

不知道。

公子所得的另外一些东西,炎帝神农一脉的礼仪风华精髓……如公子所言,已经不合今世之用。

上古的东西,不都是好的。

若然上古一切都是完美的,都是至极的,那……就有违背天道了,纵然修行之法,除却聊聊一些顶尖强者的传承。

上古之法,也多不为大用。

西王金母一族中的珍藏很多很多,元姆以前就说过,那些真法玄功更多是一个参照之物。

西王金母的族人,每一代都会给于优化,给于推陈出新,创出更为精妙的真法,更适合族群修行的真法。

“神农鼎?”

“紫府山找不到,这里也没有,肯定被共工氏那些人带走了。”

“那……去哪里寻找?”

“以公子如今修行,最后两卷应该助力更大,偏生没有神农鼎的下落。”

“……”

“是否,是否被共工氏他们留在诸夏另外一些地方了?”

“若是可以找到共工氏他们后来的盘踞之地,是否就有可能找到那尊神农鼎?”

“公子,您说呢?”

“公子,您还没有看看那些石碑呢?反正本姑娘没有看出什么秘密,你亲自瞧瞧,说不准可以看出不一样的结果!”

“……”

神农鼎!

又出来了一尊神农鼎。

焰灵姬很是摇摇头。

上古那些人……怎么思绪就那么复杂呢?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多一点点的信任?

怎么说都找到这里了。

将所有的好东西都留下,岂非更好?

也省的她们接下来还要花费精力寻找神农鼎!

如何找到?

法子倒是有,就是不知是否可有结果,毕竟……都数千年过去了,保不齐……神农鼎就四处流窜。

石像!

刚才自己看不出石像有什么秘密,公子得了《神农录》前面十六卷的内容,外加炎帝神农一脉的风华之章!

真论起来,也没啥用。

石碑!

对了,公子还没有看看那些石碑呢,保不齐……共工氏那些人在石碑上也留了心眼。

“《神农录》于本侯,前面十六卷的经文都足够了。”

“前面十六卷……已经涵盖诸法了。”

“神农鼎,接下来寻找也不多余。”

“那些石碑……并无大用,只是一篇篇炎帝一脉的辉煌过往,接下来将那些内容留存,刻印道藏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