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宋 / 章节正文阅读

239.学田(2 / 4)

作品:《不宋

“哈,吴公这意思,是在责怪我给您压了太多事务,把您累坏了?”赵孟启嬉笑逗趣着,扶着吴潜在石凳上坐下。

吴潜知道燕王有时候很没正形,初时还劝谏教导几句,后来习惯了也就随意起来。

“殿下您要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这些时日您跑到太湖上玩耍,正事不管,还不都是老臣在操劳?”

赵孟启毫无愧疚之色,反而一脸理所当然,“能者多劳嘛,我还只是个懵懂学童,哪里处理得了政务,只好由您老多担待些。”ъìQυGΕtV.℃ǒΜ

“惯会胡说八道。”吴潜吹胡子瞪眼,“殿下若是懵懂,那些士绅岂非输得很冤枉!?”

赵孟启耸耸肩,“哈哈,那是因为他们太过贪婪,再说了,我也就出了个嘴,事情还不都是你们在做么。”

“是啊,上头张张嘴,下头跑断腿,老臣就是这跑腿的命哟。”

吴潜嘴上看似埋怨,眼中却满是欣慰,这次燕王的谋略实在让他刮目相看,运筹帷幄间,不但解决了粮食危机,还打击了豪强,推进了经界,为太湖治理奠定了基础,一举多得。

“嘿,那您老可得好好保重身体,以后这跑腿的事只会越来越多呢。”赵孟启也在一旁坐下,然后招呼着随行的学官,“曾教授,舒司库,柳助教,你们也都坐,不用太过拘束。”

“殿下赐,不敢辞,下官们失礼了。”

几个学官见一老一少相处很是亲和随意,颇有君臣相得之感,心情也随着这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赵孟启看着几个学官,随和道,“你们请我来,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那就说说吧。”

教授是府学最高主官,司库则通称为钱粮官,管理后勤财务,助教主要负责教学。

三人眼神交流一番,便由舒司库开口,“殿下,是这样的,这次水患导致学田绝收,府衙也决定免租,这倒也是应当,只是少了这笔收入,又逢科举年开支大增,学校经费不免捉襟见肘,吴公说府库暂时也拨不出钱粮,所以只好向殿下求助了。”

府库没钱?不能吧?

赵孟启狐疑着看向吴潜,只见他眯着眼假寐,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随即灵光一闪,赵孟启反应过来,失笑道,“你们关心的,其实是官田改制的事吧?”

三个学官讪讪一笑,“殿下英明!”

官学的经费最初时是由地方官府直接拨给的,有时学校也会自己通过印刷图书出售来筹集一部分,偶尔还有民间捐赠财物来助学。

但随着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益多,所需要的经费就越来越庞大,靠这些不稳定的收入已经难以维持,经常入不敷出。

随即在乾兴元年时,有国子监官员奏请朝廷,赐给兖州州学十顷学田以为学粮,从此便开启了学田制。

在宋以前,历朝解决教育经费的措施都是临时性、权宜性的,没有确立较为稳定的保障机制,而学田制的出现,为文化普及和教育兴盛停供了良好的物资基础。

这学田当然不是让师生们自己去耕种,而是租给佃户以获得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