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怪谈异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49章 娃娃(1)(1 / 3)

作品:《怪谈异闻

王升回家的时候,除了带回来了晚上的饭菜,胳膊肘还夹了一只纸箱。

他有些手忙脚乱的,一进家门,首先将纸箱放了下来,又招呼了客厅的黎菁菁,“你买了什么东西啊?那么大个箱子,还没什么分量?”

他放下两人的晚饭,转回头,就见黎菁菁撑着拐杖站起,蹦跳着靠过来。

“你别动。我来拆。”王升说着,取了剪刀。

“是好东西。”黎菁菁笑着,脸上充满了期待。

“神神秘秘的。”王升也笑了起来,划开纸箱上的胶带,“是前天晚上买的那个东西?前天晚上你玩手机玩到十二点了吧?买的什么?”

王怡秋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自黎菁菁受伤,王怡秋就一直陪着黎菁菁。也就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她为了避开小黎云,跑出去了一会儿。

宋英英也因此经常过来,算是陪着王怡秋。不然母女两个阴阳相隔,王怡秋只会盯着黎菁菁发呆,很是无所事事,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之中。

黎菁菁倒是能自娱自乐。她本就当了多年家庭主妇,没受伤的时候一个人在家里忙活家务,培养点兴趣爱好;受伤之后也能刷刷手机,看看电视,还把以前玩的拼图、刺绣都给拿了出来。王升帮着把这些东西铺开,方便黎菁菁白天在家打发时间。

晚上,等王升回家,王怡秋就没什么事情了,会去三院找宋英英玩。如果宋英英当天陪着她,那就是两人一起回三院。

今天宋英英并没有来。她追的剧更新了,那个有会员账号的护士也正好轮班,她要去追剧。

宋英英这种随意的态度,反倒让王怡秋轻松不少。她们就像是普通的好闺蜜,有空时互相做伴,有其他事情的时候就自然分开。而不是像监护精神病人一样监护王怡秋。

王怡秋不知道黎菁菁买了什么。王升没看见,她就更不知道了。

父女两个都很好奇,探头看向纸箱内部。

纸箱里白花花的,是一堆防震泡沫。

王升很显然不太会处理这些东西,想要将防震泡沫拿出来,结果刚一松手,就见那些泡沫洒了满地。

“哎呀,你笨手笨脚的。别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啊。”黎菁菁叫道,将手伸入纸箱,拨拉几下,露出了被防震泡沫掩埋的小盒子。

“怎么盒子套盒子啊?”王升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去拿扫帚。别吹得到处都是。”黎菁菁指挥王升。

王升应了一声,却还是扭着头,看着黎菁菁手中的小纸箱,“你买了什么东西?”

他扫了扫地上的泡沫,心不在焉,总感觉黎菁菁这突如其来的兴致有些不一般。

王升皱起了眉头,想到了王怡秋去世后的事情。

他们两个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那段时间浑浑噩噩的,被周围人推着,给王怡秋办好了葬礼。他们如行尸走肉,只是按照本能活着,做着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王升脑海里是有些清醒意识的。他知道他们有父母要赡养,他们彼此也互为依靠,但这种念头刚起来,很快又会被压入心底深处,身体会重新变得僵硬,只剩下机械性的活动。活着,但也只是活着。没有了笑的能力,也丧失了哭的情绪。

黎菁菁大概也是如此。

然后,突然有一天,黎菁菁说要去买东西。

他们打听了最好的寺庙、最好的香火,在家供奉着王怡秋。

每天供香,望着遗照中的王怡秋,等待着时间将一切慢慢推回到正轨。

事实也是如此。

他们看起来已经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可只有他们心里清楚,被时间抚平的只是表面的疤痕,他们内心深处还没有释怀,也不可能释怀。

黎菁菁此刻突然起来的兴致就像是她当初突然要找最好的供香给王怡秋。虽然情绪有点不同。当时的黎菁菁根本笑不出来……

小纸箱被打开了。

黎菁菁献宝似的捧出了里面的娃娃。

那是一只洋娃娃,布做的娃娃,看起来很柔软,里面应该是填充了棉花。娃娃有着同样用布缝制出来的大眼睛,睫毛纤毫毕现,嘴唇上都有细致的纹路,看着像是布料本身的纹路,又像是有人用针线刺绣出来的细节。

说是“洋娃娃”,因为这娃娃怎么看都是国外的风格,虽是黑发黑瞳,娃娃软乎乎的脸也没有欧美人那种深刻的五官,可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娃娃身上的衣服,王升很眼熟。

他迟疑地问道:“这是……小秋?”

只有衣服,像是王怡秋曾经穿过的。

王怡秋反倒是不记得自己有这样的衣服。她觉得眼前的娃娃全然陌生,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玩具,以前没见过,最近跟着宋英英“借”医生护士们的手机玩,也没见过,更没有感觉到它和自己有一点儿相似之处。

王升问题出口,王怡秋就惊讶地看向了王升。

她看到这娃娃的时候,只当黎菁菁买了什么刺绣玩具。毕竟黎菁菁腿伤这些天,把老早以前的刺绣工具都拿出来了,但练习了半天,也没有成果——以前好歹跟着老师学习,绣出过两面扇子。

黎菁菁在王怡秋的错愕中点了头,“你看出来了?是不是很像?”

她捧着娃娃,递到王升面前。

王升摇摇头,“衣服好像小秋以前的衣服。但这个脸……看着像是外国人的脸。”

黎菁菁“哎”了一声,“就是这种画风。他们店里面都是这种画风的娃娃。我给了他们照片,定做的。”

“是吗。”王升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黎菁菁摸了摸娃娃黑色布条做成的头发,“我觉得挺好的。”

王升点头附和,“是挺好的。好了,先放到一边吧。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