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秦军入代,赵代矛盾爆发!(2 / 4)

作品:《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只是,接下来的一段路,便无法用上那些器械了。

山道难行,别说是那些大型器械了,就算是许多粮草辎重都难以运输,即便是有公输家的蝠翼和墨家的机关朱雀,在山道之中也难以辅助运输。

而山道之中,还有许多赵军的营垒。

但在腾所率领的死士营面前,这些赵军士卒便有些不够看了。

死士营里,全都是向死而生之人,都是打算豁出命来立功的陷阵之士。

而且赵军在山间修建的营垒,与其说是营垒,不如说只是普通的营寨,草草地树了些木栅便成营寨,根本起不到什么防御作用。

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像是战时经济体制,而赵国也不遑多让,天下列国皆如此,只不过区别在于征兵制度对于权贵之家和士族的尺度不同。

赵国的国力这些年逐渐衰微,当年的长平之战、郸邯之战磨灭了秦昭襄王一统天下的野心,也同样彻底耗空了赵国的底蕴。

这些年赵国一心恢复昔日的武力,但在其他方面根本就是一塌糊涂,再加上赵国国内贪腐问题严重,许多要塞根本就是样子货,更别说这些赵国北部腹地山道中的营垒了。

据赵军俘虏所说,他们根本没有收到半分来自赵国庙堂的资金,也没有一名民夫来替他们修建,只能靠自己挖些土石,树些木栅,才勉强算是修建了这些防御工事。

而经历了数日的鏖战和奔波,秦军终于还是通过了这段山道,踏入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

入代之路,已然畅通无阻。

而接下来,便是要看李牧的抉择了。

代地边军之所以在李牧麾下能够做到舍生忘死的地步,都是因为李牧设立的防御体系保全了代地免于遭受异族袭扰,家乡安定。

然而若是李牧无法再保全他们的家乡,甚至是阻止他们保护家乡代地,那么这些代地边军即便留下来,也不再会和李牧同心同德,更不会如昔日那般舍生忘死。

一支失去了作战意志的军队,又能有几分战斗力呢?

而失去了代地边军这支强有力的精锐部队的情况下,饶是李牧,又能如何在四十万秦军面前力挽狂澜呢?

一如昔日的犀首公孙衍,在河西之战率秦军斩首魏军八万,但离开秦国后,数次统帅列国联军,却屡战屡败。

是公孙衍名不副实,并无真才实学么?

自然不是,而是列国的军队内部勾心斗角,贪腐问题严重,还有各级贵族把持军权,层层限制之下,公孙衍根本无法让联军如臂指使,是这些军队使得公孙衍施展不出自身的军事才能。

而李牧也即将面对如此情景,届时那些士气低落的军队,以及青壮们组成的临时军队,又能发挥出李牧几分的军事才能呢?

当然,李牧的限制也许比起昔日的公孙衍还多一些,比如赵国朝堂上的那群虫豸,以及燕国这位好邻居。

……

而就在数日后,张机率秦军攻克狼孟等城,穿越恒山进入代地的消息传来,郸邯城中又乱成了一锅粥。

赵偃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这些时日赵偃的寝宫内尽是难闻的药味,已经无法露面。

而朝堂上,虽然李牧被授予了假相邦一职和上将军的职位,也下令自他以下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听从李牧的命令,然而就连赵偃本人的命令,也未必能在赵国朝堂上通行无阻,何况是李牧呢?

以太子赵迁为首的太子党势力便挡在了李牧的面前,极端厌恶代人的赵迁对于李牧的厌恶丝毫不加掩饰。

在少傅韩仓等人的挑唆下,赵迁认为如果他的父王赵偃无法执掌国政,那么理应由太子监国,执掌国政,怎么能由一个外人,尤其是代人来代替他的父王行使赵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