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六十九章 陛下和元辅,实在是太善良了(1 / 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帝国往往伴随着生产上的高度垄断,比如朝廷对造船、煤炭的绝对主导地位和垄断地位;

帝国往往伴随着金融、军事的对外侵略和扩张,比如辽东的尺进寸取、再复河套、重开西域、四大海外总督府、大明海外通行宝钞在倭国的发行;

帝国往往伴随着对内的极度残忍和朘剥,朝廷成为肉食者们的对下朘剥的工具,成为对内残忍的刽子手,这个肉食者里甚至包括皇帝。

帝国这三种伴生现象非常明显。

朱翊钧这个大明皇帝,正在极力避免最后一种帝国伴生现象的出现,方法是:朝廷变成肉食者对外朘剥的工具,对外开拓、攻伐,从海洋上,获得足够多的财富,来满足国内肉食者们的贪欲,这个肉食者里也包括皇帝。

当然欲壑难填,有的时候,作为暴力本身,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激进的手段,也是无奈之举。

大明儒学士们在这一点和皇帝达成了一致。

因为朝廷完全成为朘剥的工具人,反映到现实就是:决策层决策的反动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全面空耗。

大明儒学士对此的表述为:穷兵黩武,沸反盈天。

“陛下,其实答应织田信长在倭国设立海防巡检,还有个好处,就是大名们就是不想打,也必须要打下去,打不打,他们说了不算。”张居正图穷匕见,终于说出了自己最终的想法。

只有一個乱糟糟的倭国,对大明才是最有利的,因为只有这样,大明才能一直稳定的获得白银,一旦倭国稳定下来,大明再想如此轻松的获得白银,需要面对的是形成了合力的倭国,这对倭银入明,是极为不利的。

打还是不打,他们说了不算,这就是张居正支持应允织田信长所请的根本目的,更多的货币是张居正的主张,因为只有更多的白银,才能逐渐满足一条鞭法的前置条件,完成张居正变法的最后一环,财税体系的改革。

到那时候,修完了大明会典和完成了财税改革的他,才算是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所以,倭国不能稳定下来。

“先生此言极是,但还是要看前线军兵们,愿不愿意了,咱们还是得充分考虑前线军兵的意见。”朱翊钧认可张居正的谏言,但是打仗的事儿,前线军兵的态度们,更加重要。

张居正和皇帝聊了很久,除了皇帝比较关切的问题,大明京堂的大思辨、安南国主要矛盾以及织田信长的请求之外,张居正主要聊了聊大明的造船。

现在泰西陷入了一种窘境之中,从徐璠给大明的奏疏,以及大明在泰西的海防巡检搜集的情报来看,大明的商品优势,让泰西陷入了一种造不如买的窘境之中。

如果要本国制造,还不如每年来到大明,在大明的造船厂下订单来的快速便捷,即便是五桅船以十八万银的价格出售,价格比大明本地商人贵了十三万银,但对泰西而言,依旧是省钱的。

造不如买这种窘境,就是对本土制造业的摧毁,费利佩一直在试图仿造五桅过洋船,在三桅夹板船上做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泰西造船厂的高额成本,还有巨大的研发费用,让富有的费利佩也是非常的头疼。

但如果一味的从大明购入船只,那泰西的造船业会逐渐消失,别说和大明在造船业上的竞争,就是连原来制造三桅夹板舰的能力,都会一点点的丢失,产业工匠的人数会大幅度的下降,甚至是消亡,大明一旦停止了造船的出口,泰西再想开始,就得从零开始。

不是从三桅夹板舰开始,而是从零开始,因为所有的掌握技术的工匠也因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造不如买的窘境一定会催生出产业空心化,这是大明无论如何都要防止发生的事儿。

“这种造不如买的窘境,对大明也有参考意义,在大航海时代,一旦陷入了商品劣势之中,生产力、生产规模、技术进步都会举步维艰,不仅仅是造船业,还有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张居正之所以讲泰西的窘境,是为了劝谏陛下,要注意到陷入了商品劣势的巨大被动。

就只是在造船业有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吗?不是,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一如现在大明的棉布在泰西开拓市场,一旦完成开拓,泰西的纺织业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国朝的船长,陛下需要知道这些。

“正因为如此,所以泰西这几年对进口船只变得谨慎了起来,更多的倾向于丝绸、琉璃器、官窑瓷器、翡翠这等奢侈之物。”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

显然费利佩二世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的不妙。他购买棉布的目的是摧毁英格兰、尼德兰的手工作坊,而不是在本国销售。

“这不自由,世界需要更多的自由贸易!”朱翊钧立刻开口说道,但凡是大明商品不能顺利抵达的地方,都不自由,这可是林辅成的自由贸易的一贯主张。

“如果费利佩一意孤行,那就想要想办法敲开他们的国门!”

朱翊钧发现了费利佩二世在设立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的手工业和产业,立刻发表了自由贸易的言论!

“他很难完全禁绝,因为葡王安东尼奥还在。”张居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完全不必要动手,大明还没有远洋部署强兵的能力,但只要货物可以顺利抵达泰西,泰西普遍存在的海寇和走私商人,会让费利佩的禁令,彻底落空。

泰西广泛出现的海寇,都是费利佩二世本人,在尼德兰地区的竭泽而渔造成的,沉重的税赋、残忍的宗教裁判所、对于低地人广泛存在的歧视,都造成了泰西海寇的泛滥。

这个恶果,费利佩本人必须自食其果。

“诚如是也。”朱翊钧笑容满面的说道,不用打仗就可以实现自由贸易,这自然是极好的。

张居正聊这件事,主要是提醒陛下要注意保持大明的商品优势。

织田市抵达了大明的天津州,天津塘沽的繁华,让织田市目不暇接,她来到大明还带了两个女儿,作为战国第一美人,织田市的大女儿长相有点对不起母亲,但是剩下两个女儿,一个十八岁,一个十六岁,都很美艳。

美人计对大明皇帝无效,这一点织田市非常清楚,立花訚千代送到大明,和泰西的圣女一起做了浣洗婢。

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大明,多少是有点想要给女儿找个好人家的私心,走上层路线,但是很快,就在织田市踏上天津港的一瞬间,织田市放弃了这个打算。

因为织田市看到了港口上停着五条画舫,画舫已经准备出发,恩客们正在登船,三五成群的画舫美人也在等待着上船,一个个都美艳无比,一颦一笑皆是风情,画舫上是万国美人,当真是千娇百媚。

美人?美人从来不是什么昂贵的商品。

织田市看了看自己两个女儿,清楚的知道,大明真的不缺美人,两个漂亮女儿,并不能成为获得大明明公友谊的筹码,相反大明的大人物们,都会对她们避而远之,通倭这两个字,在大明就等于人神共弃。

上层路线很难走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