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青照震怒(1 / 2)

作品:《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朱厚照动刘瑾,不是受群臣所迫,而是他本来就有这个打算。

不然,他也不会让黄鼠狼看鸡窝了。

偷溜出去时带上刘瑾,必然不是眼下这么个情况。

当然,主要原因是刘瑾过于拎不清了。

成化朝的汪直那般跋扈,不一样落得善终?得益于宪宗皇帝那句话,现在都还在中官村享福呢。

只是朱厚照没有遵守,还是开了西缉事厂。

“你若如汪直那般,老老实实做朕手中的一把刀,朕宝贝你还来不及呢,又岂会这般对你?”朱厚照自语了句,随即又是一笑,“看在你给朕攒了这么多钱,又帮朕转移群臣仇恨值的份儿上,不让你太凄惨就是了。”

其实,朱厚照心还是挺狠的,一直以来就是。

不论对娘家舅舅,还是藩王宗室,朱厚照都是下狠手,对一个太监更不会心软,只是刘瑾却帮了他不少忙,朱厚照还是念些清的。

张永办事效率极高,仅仅十余日功夫,便赶来复旨。

“皇上,查抄刘瑾家产共计:金十八余万两,银三百五十余万两,珍珠、玛瑙五十六斗,古玩字画三十八箱……,其总价值难以估算。”

朱厚照沉吟道:“龙袍、秘密培养的武装这些,可有查抄出来?”

“龙袍没有,不过有蟒衣、玉带、金甲等僭越之物。私蓄武装……也是没有的。”

“你觉得这些僭越之物,会是刘瑾私藏的吗?”朱厚照又问。

张永心中一凛,讷讷道:“确是在刘瑾家中查抄出来的没错。”

朱厚照只是笑……

张永挣扎了下,恭声道:“奴婢觉得刘瑾应该不会这样做,他虽贪婪成性,却也不会傻到在家里存放这些东西,想他死的人太多了,甚至……包括奴婢。”

朱厚照满意笑了,颔首道:“你能说出这番话,朕心甚慰。”

顿了顿,“同时掌御马监、司礼监,于你而言并非好事,即日起,你改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吧。”

张永野心不大,也深知权力过大必遭祸端,当下立即叩头谢恩,“谢皇上栽培。”

“起来吧。”朱厚照想了想,道:“那些东西私下毁了,刘瑾……暂时就先关着吧,且看后续事态发展。”

“奴婢遵旨……”张永恭声称是,纠结了下,试探着说道,“皇上,单凭贪污这么大的数字,也足以杀他的头了啊,而且,他也着实做了不少恶事。”

“朕没说不杀,不过……杀人不过头点地,到底伺候了朕这么久,总归不忍心施以极刑啊!”

闻言,张永有些遗憾,也有些感动。

“皇上仁慈。”

“嗯,去办吧。”

又数日后,

见刘瑾迟迟不被明正典刑,理应出现的赃物也不见,群臣有些坐不住了,纷纷上疏,催促皇帝圣裁刘瑾,以儆效尤。

同时又以刘瑾转移赃物为由,奏请皇帝派人去陕西兴平抄谈家的家!

更甚者,奏请对刘瑾施以夷三族的惩罚。

这些朱厚照统统不予理会,反而表示要严查刘瑾的钱是怎么来的。

此消息一出,不由得人心惶惶,有分量的官员一心想刘瑾死,他们与刘瑾交恶自是不惧,可底层官员就不一样了,他们私下与刘瑾送礼的不在少数,

当然,今刘瑾失势,他们也想刘瑾死,却不想皇帝彻查。

杨廷和、杨一清等诸多大佬也深知,一旦牵扯过甚,弊大于利,只得退而求其次,要求皇帝只杀刘瑾一人便是。

平心而论,朱厚照的做法欠妥当,如若这些个大员们不顾大局,一力坚持严惩彻查,被动的就是他这个皇帝了。

幸亏这些朝中大员们,还是肯实心用事、顾全大局的,这才让朱厚照得逞。

就这样,刘瑾被押往了菜市口,一刀砍了,底层官员也放心了。

立皇帝也好,刘皇帝也罢,其本质不过就是个奴婢,跟皇帝完全不沾边。

根本不用阴谋阳谋,皇帝想杀,只需一句话,一张字条。

就这么简单……

太监根本翻不起浪花,可也正因如此,想抓实权的皇帝,才都会不约而同的重用太监。

说白了,太监就是皇帝的白手套,是皇权的延伸,代表的从来都是皇帝,而不是太监本身。

诸大佬虽觉得太便宜了刘瑾,却也不得不接受,不过,紧接着,又开始让朱厚照糟心了。

——分赃不均!

对于查抄出的赃物尽数进内帑,群臣表现出了激烈反抗。

你偷跑出去打仗,一下死了那么多将士,又花了那么钱,还都让户部出,回来没什么表示,就诛杀了个刘瑾,完了财物都归内帑……

你这也太过分了吧?

想斗倒刘瑾,从而彻底斗垮太监这个团体的战略目的没达到,偷跑出去打仗的账还没算,户部出的钱也还没补偿,群臣哪肯善罢甘休?

“又开始了……”李青头疼,“到底是过于乐观了啊……”

李青本想着通过刘瑾一事,可以把小东西偷溜出宫御驾亲征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该来的总归逃不掉。

群臣对皇帝这种轻浮行为意见不是一般的大,言官们更是指着鼻子骂,骂他不顾朝政,骂他不顾自身安危,骂他拿将士生命儿戏……

骂的不亦乐乎。

朱厚照震怒。

他有理由愤怒,此一战,可保大明边镇少说二十载不受侵扰,可谓是战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