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三国:季汉刘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1章 张任张绣(1 / 2)

作品:《三国:季汉刘璋

作为郭汜麾下的猛将,高硕自是有一股子悍勇和狡黠,他将张济的头颅抛到张绣跟前,知晓张绣在看到至亲张济的人头后,一时间必然是处于懵然的状态。

于是高硕就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打算趁着张绣神情恍惚、不能指挥军士守御的时候,就此冲入营寨之中,破了张绣坚守的营寨。

只是高硕没有想到,在贾诩的扶持和说动下,张绣很快从悲痛不能自己的境地中苏醒了过来,并化悲痛为力量,指挥起了麾下军士作战,向着冲向营寨的高硕射去飞矢。

“给我射。”张绣的语气有若千年寒冰,脱口而出后有一股令人如坠冰窟的寒意。

至亲之人,叔父张济的死,让张绣现下心中只有一股子滔天的恨意,他恨不得当下就手刃李傕、郭汜二人,用李傕、郭汜的头颅来祭奠他的叔父张济。

这股子恨意积郁在心,促使张绣不断发号施令,命令麾下弓箭手抛射箭羽,射杀前来抢夺营寨的夏育和高硕所部。

“该死。”夏育一个闪身,躲过了射向他脑门的箭矢,与此同时,他勒住了座下疾驰的马匹,调转了马头向后退去。

和他有同样动作的高硕,一边躲着密布的箭雨,一边口中不停的谩骂道:“张济都死了,张绣小儿还不思降服,反倒顽抗我们,真是不知死活。”

夏育没有答理骂骂咧咧的高硕,他目视鼓手,并下令道:“吹动鼓角,号召大军上前。”

“呜呜呜……”

呜咽响亮的号角声顿时升起,传遍四方。

在号角声的催动下,自四野的暗处,一支支方阵忽的涌出,像是方才深埋于底下,此刻掀土而出一般,这里身为主帅的李傕、郭汜二人,就立于中心处的阵中。

当听到号角的第一刻,李傕面色有些不虞,他知道夏育和高硕骗开营寨大门的计策失败了,不得已现下只能挥师强攻,生硬的啃

一侧的郭汜也有些不太高兴,前面他和李傕于酒宴中突前斩杀了张济,本想借着消息一时半刻未曾走漏,着夏育和高硕将张绣骗至城中,使张氏的部曲群龙无首,轻轻松松的拿下张氏。

但眼下看来,张绣不枉有凉州后进骁将之称,没有为夏育和高硕所欺,竟是不为所动,并在猝然遇到张济身死的消息时,还能组织起麾下士卒守御营寨,可见张绣心性足够坚韧。

“好一个张绣,张济有一个好侄儿,竟是能察觉到异样,且能于恍惚中坚守营寨。”郭汜感慨了一声。

“哼。”李傕闻言轻哼了一声,仿佛在蔑视郭汜对张绣的好评。

而接下来李傕的话,则表明他这声冷哼的对象,并不是张绣,而是郭汜。

“前面说了,让夏育和高硕诱骗张绣一人入城即可,你非要加上邹氏,想将邹氏一并摄入城内……唤一介妇人,深夜入城,是个人都会生疑。”

李傕贬斥着郭汜,他对郭汜很是不耻,认为是郭汜的好色,导致了哄骗张绣入城计策的失败。

郭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弱弱的反驳道:“大兄,我这不是怜香惜玉吗?”

“想那邹氏,生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称得上是国色天香,这等的美人,若是伤着碰着了,岂不可惜……似邹氏这样的美人,以往碍着张济,小弟只好收敛起爱美之心,可如今张济已死,我既是有了机会,当是好生评鉴下。”

说到这里,郭汜露出促狭的笑意:“若是邹氏没有死于乱军之中,到时候,第一个名额,就交给大兄你了,小弟愿排第二。”

“郭阿多,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这个,须知色字头上一把刀……眼下至关重要的事情,是拿汜的话有些无语,但要说一点心动都没有那是假的,毕竟张济之妻邹氏,却是国色天香,不同于凡俗女子。

郭汜点头,他应和道:“是是是,先拿下营寨,平了张氏,才是正事。”

在李傕和郭汜的指挥下,凉州士卒如潮水一般向着张绣的营寨猛攻而来,一波又一波的翻腾着波涛。

同时,在猛攻之中,李傕、郭汜打出了心理牌,二人令声音洪亮的士卒高喊,只要张绣归降,必然不追究张绣,并置张绣为上宾,好生相待,这千错万错,都是张济的错。

不多时,张绣就感到了一阵吃力,他本不是军中主帅,军中主帅是他的叔父张济,而张济现下已经死了,且为军中士卒所知晓,这军中的士气本就不是很高昂,甚至于有溃散的迹象。

若不是张绣平日里多在军中厮混,凭借着一杆大枪和无双的骑术,令上下将校士卒对他是信而敬之。

于是乎,虽是主帅张济亡故,但张绣挺身而出,能够做到诸军听令行事,没有顿时作鸟兽散,四处奔逃。

只是张绣能够支撑一时,做不到支撑太久,盖因眼下是敌众我寡的局面,且军中方才丧去主帅,军士们多少有些惶恐和不安,难以持久奋战。

“小将军,事急矣。”贾诩站了出来,他给张绣出谋划策,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寻觅一条生机。

“当趁着李傕、郭汜的部曲尚且未对营寨进行合围,营寨四面还有漏洞的时候,引亲卫子弟兼军中骁勇者脱身而去……不然,虽是李傕、郭汜一二刻攻不下我们的营寨,但我军寡弱,不及李傕、郭汜一方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早晚为李傕、郭汜所破也。”

“为身家计,小将军当早做决断。”

张绣闻言,只斟酌了一二刻后,他便无奈的点头应下。

如今的情况,张绣没有太多的选择,坚守是一条死路,毕竟营寨不比坚城,坚城能旷日持久的坚守,可营寨哪里能做到,其次奋战亦是不可,我寡敌众,难以抗衡。

战不可,守亦不可,就剩下逃了。

至于归降李傕、郭汜,这一个选择,张绣打心眼里没有升起过这个心思,李傕、郭汜杀了他如父的叔叔张济,他对李郭二人是恨之入骨,唯欲杀之而后快,如何能竖起降旗,归降李傕、郭汜。

主意已定,张绣一面令前营士卒坚守,一面令胡车儿聚拢麾下骑卒,在他决意逃窜的当下,考虑到步卒行走太慢,必然会被李傕、郭汜麾下精骑追上,这个时候只有领着骑卒逃了。

况且他即是要逃,必然要带上军中的勇士,作为立身之本,不然他单骑出逃,无所用处也,且他军中亲卫士卒,以及骁勇之士,大多通晓骑术,恰好贴合当下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