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板升城(1 / 4)

作品:《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张四维回忆着阁老临走前的交代,面色忧愁的看向皇帝的车驾。

“申时行去了辽东,开始接触边防了,你也不能落下!”

“这一行好好表现,皇帝带你去是给我面子,不偏袒任何一方,他老人家是为了朝廷平衡考虑啊!”

“因此,来回路上千万不要说张阁老的一句坏话!”

“就给陛下表现一下自已,让别人看看我高拱的学生也是好样的就可以了!”

皇帝的这次出行队伍,文官很少,九成都是勋贵和军队。

一万京营,一千内军,三千锦衣卫。

虽说规模不小,但皇帝没有选择黄色绸帘,金丝绒纹于车身,车顶说不上名字的一堆珠宝玉石的标准车架。

反而选了更舒服,更宽大的大将军车架。

皇帝是要去草原开会,本来就路途遥远,选个舒服点的车怎么了?

虽然这个举动在史官们那边已经和威武大将军朱寿联想起来了…

最前面,是锦衣卫仪仗骑兵,穿着麒麟服,举着军旗,充当排面。

之后是三千营骑兵们随行。

最后就是一群步兵和伺候皇帝的几十个太监了。

走远路,军队自然不可能一直披甲。

于是朱载坖干脆下令,麒麟服,飞鱼服的锦衣卫在前面装装样子行了,其余人在后面怎么舒服怎么来。

“陛下真是不拘小节,爱护将士们啊!”

车内,戚继光拨开车帘,从窗户看着外面道。

“倒也不是小礼,进入草原后,该装还是要装的。”

“长城内就不必折磨人,沿途都提前通知了,再加上这龙纛,谁会不认识我这个皇帝呢?”

“陛下说的是。”

看着书的朱载坖好不容易逮到戚继光主动说话的机会,马上问道,“洋人的大炮研制的如何了?”

戚继光先是看了看对面的朱载堉。

后者闭着眼,张着嘴巴,昏昏欲睡。

“他都睡过去了,你回答吧。”,皇帝笑道。

“朕走之前听了比利亚的,似乎是精准度…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是不是?”

比利亚,西班牙军火贩子。

皇帝昭告天下,招揽天下精通火器之才。

比利亚以一口流利的汉话,和朱载坖听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专业演讲,入了朱载坖的眼。

跟着戚继光,朱载堉一起搞火炮的仿制工作。

果然,他一加入,反正听戚继光说进度加快了很多。

“是,陛下。”,戚继光点点头,“弗朗基人的火炮,多用于海战,短小精悍,射程远,威力大。”

“大明主要是陆战火炮,按照我们自已的火炮仿制,灵敏度和精准度自然就差了许多。”

“会不会是材质的问题?”,朱载坖回忆着自已那少得可怜的军事知识,“弗朗基人的火炮多是青铜,而咱们的火炮,有一半的铁制的!”

即便是到了衰落的明后期,明朝的冶铁技术和产量,仍然吊打整个欧洲。

青铜火炮延展性好,不易炸膛,自然适合海战。

但重量大,笨重,只能安装在船的一侧,框框乱射。

早期的海战就是这样,跟海盗火拼没什么区别。

戚继光思考了一会。

“陛下说的是!铁制的比青铜制的更轻便,如此一来,不牺牲威力和射程的情况下,也能增加灵敏度!”

而且,朱载坖知道,铁制火器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很简单,如戚继光说的一样,铁制的更轻便。

铁矿也比青铜更多,制造廉价。

“那就用铁制的再试一试!朕觉得,无论是水战还是陆战,精准度不是最重要的!”

“嗯?”,戚继光不解的看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