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高炉炼钢(2 / 4)

作品:《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再后来,刘荣有心想要试试铸金币,并建立起金、铜兑换体系,却忙于朝中政务脱不开身。

没等这个设想成为现实,监国太子刘荣,便成了汉天子刘荣……

“以铁制、钢制箭头,取缔我汉家现有的铜制箭头,这是不需要再思考的事。”

“——铁、钢再珍贵,也终究无法用于铸钱;”

“我汉家本就缺钱,若还拿出这么多铜铸造兵刃,只怕有朝一日,我汉家又将出现百姓民以物易物,不知‘钱’为何物的场景。”

爱不释手的把玩着手中,那枚散发出摄人寒光的三棱箭头,刘荣如是道出一语,算是定下了汉家未来的军工发展走向。

——就算造不出新式武器,也要把汉家现有的青铜武器,逐步替换成钢铁制品。

原因正如刘荣所说:作为钱币的原材料,铜作为准贵重金属,是具备金融属性的。

若是如今汉家不缺铜,刘荣倒是可以不在意武器装备的制作原材料,专心去搞新式武器。

毕竟相较于还处在起步、萌芽阶段的钢铁冶炼工艺,如今华夏文明已经具备的青铜冶炼工艺,早在秦时便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单从工艺成熟度的角度考虑,青铜制品,无疑比钢铁制品更适合如今的汉家。

但汉家缺铜、华夏缺铜——不单缺铜,还缺金、银等具备金融属性的一切贵重金属!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再难,刘荣也必须推动汉家的武器装备,从青铜时代跨入钢铁时代。

毕竟这么做,除了可以腾出更多的铜用于铸币流通,还可以显著提高汉制武器的战斗力。

唯一的难点,便是如今汉室过分低下的钢铁产量,以及过分生涩的钢铁冶炼技术了。

“陛下。”

见刘荣如此决绝,先前为众人介绍三棱箭头的那军匠,面色却是愈发凝重了起来。

怕刘荣不知道这么做的难度,便斟酌着用词道:“陛下,或有不知。”

“——今我汉家,年得生铁二百万斤,其中近半,还是蜀地卓氏、程郑氏,于巴蜀之地开山炼铁所得。”

“少府所得,则不到百万斤。”

“便是这百万斤,少府也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又是开矿,又是熔炼;”

“熔炼所需的燃料,还不能用寻常木炭,而是同样要开矿所得的石墨。”

“以石墨为燃料,铁矿为原材料,才能得出最基础的生铁。”

“之后又要经过锤炼、锻打,才能得出熟铁,以及部分无法控制成败的钢。”

“再有,便只能靠动辄千石、比千石的少府大匠,以炒钢之法,方能岁得炒钢两万斤……”

说完这些话,军匠便稍皱着眉,将求助的目光撒向刘荣身后;

就好像是生怕自己的话不能让刘荣信服,所以希望刘荣身后的高官们,能站出来劝刘荣认清现实。

而在军匠这番话说出口之后,刘荣却是绷着脸,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石墨,便是煤在这个时代的名称。

既然决心要推动钢铁产业,刘荣当然知道,以煤——而且还得是优质焦煤作为燃料,才能将开采出来的铁矿熔炼成生铁。

而优质的焦煤,或者说是一切有关煤的矿物,都不是这个时代可以人力开采的。

顶天了去,也就是某些露天矿,用人命填,才能填出来一些可用的煤矿。

至于那些深埋于地底的矿产,无论是煤还是其他东西,都不是这个时代有资格享有的东西。

故而,钢铁产业的推动,难点并不只是冶炼技术。

——如果单只是冶炼技术,那刘荣完全不需要位置操心,只需要大手一挥用钱砸,硬生生把工艺精进进度砸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