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乡里(1 / 2)

作品:《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关羽对徐晃道:“连这种事都能发生,朝廷任我为官,也属正常。”

徐晃闷声道:“你不用暗示,我说到做到。只要朝廷任你为官,我必投你麾下。”

关羽笑道:“我觉得那一天为时不远。”

“你又怎么知道?”

“太平道徒众聚会频繁,公明没有觉察么?”

“你之前所言天下将乱,是指太平道?”

“太平道只是个开始罢了。现在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时候啊!”

“危言耸听!”

“拭目以待。”

关羽又给徐晃留下粮谷腊肉等,告辞而去。

徐晃将他们送到里外,回到家中,徐母担忧地问:“公明,这关君到底是做什么的?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凡事要三思,可不能行差踏错啊!如果是要伱做恶事,这些粮谷,咱们都给他退回去,之前的想办法补给他。”

徐晃安慰母亲道:“母亲勿忧,孩儿理会得。关君为人厚道,能设身处地,必不会强迫于我。至于日后,如今朝政昏暗,宦官当道,还不知时局如何发展,我一身武力,富贵荣华虽然不好说,保家护民还是可以做到的。”

对关羽若有若无的提醒还是放在了心上,立即悄悄打听里中信奉太平道的情况。

徐晃家属于河东郡,杨县,南乡,大槐里。郡、县、乡、里,便是本朝的行政组织体系。

十里一乡,十乡一县。

县下一般有左乡、右乡、东乡、西乡、南乡、北乡等,大县下的乡有的十几个,甚至接近二十,有的则不到十个。

乡下设里。这個“里”不是长度单位,而是“里巷”的里,“下里巴人”的里。里也有东西南北之设,或者以姓命名,或者以佳字命名。

比如“神君”荀淑住的里叫“西豪里”,因为其有子八人,“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颖阴令苑康认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淑亦有八子,遂改其里为“高阳里”。

亭并不在这套行政体系之内。亭属于治安体系,不主民事,“十里一亭”的里指的是长度单位。一些特殊位置也设置亭,比如“西门亭”、“市亭”等。

也就是说乡官里正的职责是:“掌教化、主赋役、管诉讼、理百姓”。

亭长的职责是:候敌人、捕盗贼、掌治安。所以亭经常跟“亭燧”、“亭障”放在一起。亭一般设于要道之旁。

“主求捕盗贼”的亭长和“掌徼循,禁司奸盗”的乡游徼,并无隶属关系,他们都属于县尉、邮亭掾体系。亭长有亭舍作为办公场所,乡游徼虽带着乡字,其实办公地点是在县中,只是常到乡里巡缴而已。

总而言之,设乡、里是根据人口多寡,设亭则是根据空间距离及道路疏密程度。

从光和元年(公元 178年)的一张“曹仲成买地铅券”便看清楚区分乡里与亭之间的关系:“光和元年十二月丙午朔十五日,平阴都乡市南里曹仲成,从同县男子陈胡奴买长谷亭部马领佰北冢田六亩,亩千五百,并直九千,钱即日毕。……时旁人贾、刘皆知券约,他如天帝律令。”

曹仲成所属为:平阴县(区域概念),都乡(即县城所属的乡,区域概念,空间范围比县城大),市南里。上述信息就界定了曹仲成的户籍归属。

而买的地,则用同县、长谷亭部来界定。亭大多设于野外,每个亭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在这个亭部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一般都是报告亭长进行处理。

徐晃家所在的大槐里约莫六七十户人家,信奉太平道的就有一二十户。旁边的南里大一些,约莫百余户人家,太平道众约十来户。

大槐里等四个里都属于南山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