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出任大理寺卿(2 / 3)

作品:《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哎。”朱元璋大手一挥:“你小子甭说什么竭尽全力的话,所以出出主意就行,也用不着早起上朝,有事喊伱来就行。”

大理寺因为被废除,也并不是在皇宫内,而是在外面。

跟光禄寺一个样,都在城内。

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朱元璋也非常期待这帮去北方历练的学子们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这样至少证明,王布犁的法子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多谢陛下。”

“朕还是对你有要求的。”朱元璋瞧着王布犁笑道:

“既然设立了这个部门,朕还是希望你小子能给咱兜底,就要做到推情定法,邢必当罪,狱以无冤。”

“是。”

王布犁其实对朱元璋说的寄语并不是很在乎,但他还是开口道:“请陛下赐字,我好挂在大理寺,让众人都谨记陛下的叮嘱。”

“好。”

朱元璋在那里挥笔。

朱元璋重新设立大理寺是进步的,体现了司法程序当中的慎刑原则,对维护国家律法的尊严有着重大作用。

可实际的操作上,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权力大于法律是司空常见的事情。

大理寺在执行当中往往对同一个案件往返辩驳多次,会同其余部门彼此诽谤、互相挤陷,由公务转变为私人恩怨。

别看你大理寺地位处于最高法院,毕竟司法条纹的解释权,可不单单是存在你大理寺的嘴里。

更严重的是来自权贵的干扰,使得大理寺无法执行正常的职能,甚至会祸及自身。

王布犁瞥了一眼朱标身边堆成山的奏章:“太子哥好像更累了一些呢。”

“年长了几岁,身上的担子总归是要添一添的。”

朱标倒是没听出来王布犁话里挖苦的意思,只是解释了一遭。

王布犁自从无法进入仙境之后,朱标发现他的话都变少了,不似先前那么“开朗”了。

“最近有没有练习八段锦呐?”

朱标轻微摇头,每天都看不完的奏章,哪有那么空闲去做别的事情?

王布犁瞥了他一眼,忍不住笑道:“先前还不觉得,你往这一坐,肚子倒是越来越圆润了。”

“哎。”

朱标拍了拍他的肚皮,忍不住笑了几声:

“咱也不知道多吃了几碗饭,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王布犁明白,久坐就这样。

“那你还是抽空打一打八段锦吧。”

王布犁双手搭在扶手上:“要不然你这肚子能赶上太子妃怀胎六月的效果。”

尽管朱元璋没少打仗,可是这么多年的处理政务,他的肚子也变得圆润起来,再也没有以前健壮身躯的模样。

朱标年纪轻轻是直追他爹那模样去了。

“嗯。”

朱标并没有拒绝王布犁的好意,就八段锦这个养生的法子,他觉得他还很年轻,用不上。

像他媳妇才需要多练习一二,连带着朱雄英也是跟着一块练着玩。

“如今朝堂动荡,难免人心惶惶,你进了刑部后,还是要帮忙稳住这帮年轻人,他们可都算是你的学生。”

朱标又提了一嘴。

可是这话在王布犁听来十分的不对劲,他侧头道:

“我都不认识他们,怎么就成了我的学生了?”

“这批人可都是经你点中,按照规矩,自然是你的学生。”

“啊?”王布犁忍不住吐槽道:“这是他妈的什么狗屁道理?”

朱标对于王布犁不懂科举这方面的规矩,也不怪他。

毕竟他大哥考科举也是一个问题。

朱元璋把王布犁叫出来担任官员,其实也是想要让他搞一个全新的科举模式。

毕竟让天下学子学习新知识,总归还是不能完全不走科举的路子。

这也是朱元璋把这批人调回来的后手,万一这批人也不是那么好用,就看下一批新科举的士子们,到底能不能行?

通过胡惟庸干掉了不少南人,再加上又有新科举的模式。

朱元璋相信朝堂会进一步减少被南人把控的风险。

一旦朝堂当中的南人过多,他们就会给南方地主们利益争相奔走,甚至会放弃北方的利益。

这是朱元璋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难不成他们将来犯了错,还要牵连到我?”王布犁盯着朱标忍不住撇嘴道:“

再说了,最终录取他们的是陛下,他们全都是陛下的学生,我只是负责把考核不合格的人给筛选下去。”

胡惟庸结党谋反的事情刚刚发生。

朱标也理解王布犁神情如此激动的意思。

现在朝堂哪个人敢说自己结党?

再加上王布犁如此谨慎的模样,朱标生怕王布犁直接退缩回去。

“玩笑罢了。”

朱标只能打个哈哈过去。

他内心却是晓得,王布犁变得越来越谨慎了,他也变得越来越像他爹了。

尤其是胡惟庸案也是他朱标亲手做出来的。

在胡惟庸人头落地之前,朱标用御笔勾了很多人的名字。

每次红笔落下,便会有人上了生死簿。

朱标宛如一个勾命判官一样。

一想到这里,朱标内心还是有些稳定的。

事情已经坐下,再怎么后悔也没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