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磨去锋芒的状元才是好状元!(1 / 2)

作品:《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朱元璋点点头。

他目光微阖,似想到了什么,冷声道:“夏之白开的这两矿,记得安排一些人进去。”

“咱给这夏之白太多东西了,有人,有钱,还安排了工部的官员,千号人,已足够引起一场民变了。”

他对夏之白始终不太放心。

朱标笑着道:“父皇,儿臣早就做好了安排,夏之白毕竟还顶着翰林院的官,虽并没有得到明确的任职,但当时也的确没有真的免除其翰林院官身,因而儿臣直接派了几个文吏过去。”

“现在夏之白这两矿的具体情况,都在儿臣的掌握之中。”

“父皇尽管放心。”

闻言。

朱元璋愣了一下,看向朱标,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随后又有些骄傲,夸道:“还是老大脑子灵活,咱怎么就想不到这么做,他夏之白再怎么样,也还是咱大明的官,咱安排人不是合情合理?”

“咱怎么就想不到这么通透?”

朱标道:“父皇只是忙于政事,对此事不怎么上心罢了,若是父皇上心,哪还有儿臣出手的机会?而且夏之白这次的事,是儿臣一手促成的,儿臣自然会多加上心。”

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

老大能考虑到这些,他很满意。

“呵!”朱元璋笑笑,冷声道:“咱朱家的血脉,可不是只有手段,没有脑子的!”

“跟咱们玩心眼,咱们岂会怕?”

“只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这夏之白拿着咱的钱,逞着自己的威风,多费了多少粮食。”朱元璋有些心疼借出去的钱和粮食。

朱标无奈道:“父皇,这是借出去的。”

“现在算夏之白的。”

朱元璋瞪了一眼,“那不还是从咱手里拿的。”

“算了。”

“不说这鸟事了。”

“他那蒸汽机的事搞得怎样了?”

朱元璋目光一正,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

朱标沉思一番,缓缓道:“经过这两个月的不断折腾,蒸汽机已经换了好几批了,林林总总,花费了上千两,耗费的生铁更是上吨,这么大的耗费,就算是儿臣都有些心疼。”

朱标一脸肉疼。

他继续道:“不过效果倒是不错。”

“据说最新的蒸汽机,能够抽取更深的卤水,效率也比人力要高了,具体高出多少,倒是不清楚。”

“不过相较最开始的远不如人力,已经有了极大提升了,只是从那几名文吏不时传回的消息,这些机器似乎损耗很大,隔三差五就要进行维修,更换其中的铅垫等,夏之白每月耗费在这些机器上的钱财就不少。”

“就这两个月时间,夏之白就花了三万多白银。”

朱标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部详细的说给了朱元璋。

听到两个月花了三万多白银,朱元璋也是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一抹肉疼之色。

这花的可都是他的钱。

他现在已很是后悔当初答应了。

这完全是在打水漂。

朱元璋道:“两个月了,他那食盐卖出去了吗?”

“价格怎样?”

“收拢回多少的钱粮了。”

朱元璋还是没一棍子打死,知道前期投入是必须的,只要能见到效益,至少是要见到回头钱,那说明夏之白不算完全的打水漂,多少还是见了个影。

只是赚的多寡罢了。

朱标苦笑着摇摇头,道:“父皇,夏之白的食盐,到今天都还没有正式销售,不过他倒是很积极的在城中宣传了,说着近几日就要敞开销售,价格更是会无比亲民。”

“不过就儿臣零散听到的消息,应天府不少的盐商,同样严阵以待,押了不少食盐过来。”

“准备跟夏之白打对垒。”

“夏之白此举,动了不少盐商的利益,若是真开始销售,情况不会太乐观。”

他并不了解经商的事。

但从听到的消息,基本预示着,夏之白处境会很艰难。

商人市侩。

岂会将到手利益拱手让之?

而且父皇只给夏之白三个月时间的事,也早就传出去了,商贾又岂会不加以利用?

只要夏之白在后一个月,没有撑过去,不能盈利,那基本说明了,他的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父皇也会收回借给夏之白的一切。

留给夏之白,证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同样不会插手。

在商言商。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既然夏之白执意要走‘经商’这条路,那就该自己走下去,岂能处处借助着朝廷的力量?

朝廷不是为他开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对这些‘落井下石’商贾,充满了厌恶跟不屑。

他不喜商人。

尤其讨厌商人那股市侩样。

唯利是图。

若非大明很多商品交易,需要用到商人,他都恨不得将商人全部贬为奴仆。

朱标似想到了什么,又笑着补充道:“他最近虽还没有正式卖盐,但消息已经传开了,应天府内,不少人都对夏之白充满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