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942章求学无止境,好客见当时(2 / 3)

作品:《诡三国

胡汉本身就不是完全对立的,再加上南匈奴的效应之后,接纳分化教化收拢编户,已经成为了很多骠骑治下官吏习惯了的事情,胡汉杂居就是常山新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关于胡汉杂居这方面的问题,也曾经被拿出来讨论过。分居,或是划出一个专属区,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胡人反叛的时候依旧会反叛,并不会因为画出了专属区后就安分的待在线内,他们只会想要将线条不断的向外扩张……

后世建立民族区,是因为当时内外国际环境,以及新政府要迅速控制地方的一个相互妥协的策略,是对于当时的复杂形势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不跟着大熊的屁股走联邦制度,也证明了伟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伟人,恩惠百年亦绵延不绝。但这并不代表者民族专属区就是永世不变的政策。

当大汉强大的时候,大汉人认为天下的土地就都是大汉的,那有什么专门画一块给他人的道理?

辛评到了常山新城之后,看到的就是胡汉之间融洽无比的情形,这让他非常的惊讶。虽然说那些胡人基本上都是穿着汉家的衣袍,但其色目的瞳孔,卷曲的头发和半长正在养发如同被狗啃了一般的脑袋,足以证明这些人是胡人,并非是汉人。

在曹操那边,是看不到这样的情况的。

在山东,胡人是雇佣军,所以大多数的胡人都是和汉人分开过,即便是有少数的胡人在汉人那边,也多半是被汉人欺凌打压,甚至是故意刁难取乐。

辛评之前原本以为汉人和胡人分区域而居,同时汉人凌辱胡人这个事情,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他看到了常山新城的情况之后,心中猛然间觉得有些什么地方似乎不对劲了,他甚至听到了几个胡人是在用之乎者也的官话在和汉人流利的交谈……

『此等胡蛮,竟也懂得经文之言?』辛评实在是忍不住,即便是会被人看成是乡下来的,也要一解心中疑问,『这胡汉居于一处,岂不是乱了规矩?』

『炎黄不拒百族,方可龙腾于四海……』常山小吏略微带着一种你真是没见识的神色说道,『更何况,汉人规矩方为天下之规矩。既守汉规,言汉语,食汉食,着汉衣,自可于汉人同居之。更何况,胡人若欲居于此,还需考评通过方可……』

『考……考评?』辛评瞪圆了眼。

这也考评?

小吏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知汉俗,通汉语,获汉功,三关皆过,方可授汉冠,长居于汉地也。』

毕竟现在的大汉,还是自信的。

辛评的脸色顿时有些精彩起来,叭咂一下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些事情,听起来似乎都不难,但是曹操那边能做得到么?

不是曹操做不到,而是有人不允许曹操这么去做。辛评甚至可以想象的到,当曹操若是真的提出这样的方案来的话,在丹阶之下将会响起一连窜的『不可』和『万万不可』的声音,叫嚣得最大声的,定然是豫州和冀州的士族子弟……

甚至有可能包括辛评自己。

很简单,因为人够用了。

人多对于曹操来说,是有好处的,毕竟上缴赋税的总人数多了,曹操大可不必考虑到底是汉人还是归化者上缴的,反正只要是增加了,就是好的。反过来,对于山东士族子弟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山东士族子弟更习惯于庄园经济,小农生产,而一个庄园所能容纳的人口是有上限的。

只要保持了庄园内的人口不低于最低下限,那么庄园主就是有得赚的,但是超过了上限之后,庄园主反而是亏钱的,因为人都需要吃饭。和上古时期不同了,现在大汉对于冀州豫州的土地开发,已经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这就意味着冀州豫州的这些庄园之内的人口一旦增长得太多,那么当地士族如果要维持这样的人口数目,就必须从他们获取的利益当中拿出一部分来才行。

这可能么?

在冀州豫州遇到了灾年的时候,这些士族大多数都是选择袖手旁观的,他们不会去救济那些人口,让那些普通的百姓四处颠沛流离,在野地里面哀嚎着死去,这样就能让庄园里面的佃农对于他们的贫困的生活充满感激,毕竟庄园外有那么多的人死去,而他们虽然被奴役,但是至少还活着。

在士族眼里面,普通的百姓不是人,顶多只能算是地里面的韭菜,定时割一割,还有利于韭菜的更新换代。

因此对于山东士族来说,他们会愿意地里面忽然多一些沙葱么?

那多不好管理啊!

只有斐潜那边,人口稀少的北地阴山,荒漠原野,才会需要大量的人手,也才有近乎于无穷的吸纳人口的需求……

辛评抬眼远眺,在远处山脚和山腰之上,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些牛羊,而山脚下的平地则是阡陌纵横。山下的汉人种田,山上的胡人放牧,各不影响,似乎间隔得很远,又像是距离很近。

这是长安的气魄所致,还是常山这个都护的心胸?

如果是前者,辛评觉得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山西山东必然有一战,无法妥协,也无法调和的一战。

如果是后者,那么辛评就觉得山东应该还有机会……

即便是这样的机会,在辛评心中,并不觉得是多么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