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莫若相逢于江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章执剑天涯,静听风雨(2 / 3)

作品:《莫若相逢于江湖

那就是征调民力来从事基本建设,只能占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中国的经济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基本上和两千年之前没有太大的不同。遇到了荒年,古人要更加珍惜使用劳动力。《周礼》上说:“丰年三日,中年二日,无年则一日而已。”意思说遇到了灾荒严重的年份,征用民力来从事基本建设,共可占用总劳力的百分之零点三左右。

民固不可劳,财亦不可伤,《礼记·王制篇》上还有一段文字,特别说明一个国家积蓄的重要:“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这几天《杨贵妃》电影正在上映,影片中这个唐明皇,在初做皇帝时,政治是非常清明的。他在打猎之时,任用姚崇做宰相。姚崇提出了十点要求,要皇帝答允,他才肯担任宰相的职位,其中一条要求说:“太后(指武则天)造福光寺,中宗造圣善寺,上皇(指唐明皇的父亲睿宗)造金仙、玉真观,皆费巨百万,耗蠹生灵。凡寺观宫殿,臣请止绝建造,可乎?”唐明皇答道:“朕每睹之,心即不安,而况敢为哉?”“心即不安”这四个字,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仁者之言。如果他到晚年时仍能不忘“心即不安”四字,安史之祸是决计不会发生的。

天灾的好处

飓风“温黛小姐”对香港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害,能说有什么好处?但在中国古代,天灾虽然害民,却往往能对百姓有益处。那是因为皇帝认为天灾是上天对他施政不满的一种警告。皇帝是天的儿子。天是不会说话的,它见到皇帝干得太不像话了,就会降灾示罚。所以即使是最暴虐无道的皇帝,遇到天灾时,总会暂时地将政治改善一下。最妙的是“日食”,这种天象对百姓毫无害处,但古代的君臣也当是重大天灾,是上天的警告。

这种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几千几百次。我们这里只谈谈汉明帝。明帝是汉光武的儿子,他母亲阴丽华是当代著名的美人。汉光武刘秀那时还没做皇帝,听到她绝世美貌的名声,曾说:“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果如所愿。最后甚至废了郭后,立她为后。郭后的儿子很识相,把皇太子的位子让给了明帝。

明帝为人很精明,脾气却暴躁,常辱骂大臣,对侍从近臣甚至出手殴打。有一个做郎官的人,名叫药崧,不知怎的,得罪了明帝,明帝举杖猛撞。药崧吃不消了,躲到了床底。明帝大怒,大喝一声:“郎出!”那药崧文才很好,出口成章,在床底吟四言诗一首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明帝才饶了他。

像这样暴躁的皇帝,遇到天灾时却也很听大臣的劝谏。那一年明帝大建北宫,正逢天旱,有个臣子名叫钟离意,除下了帽子、鞋子,在宫门奏本道:“昔成汤遭旱,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邪?使民疾邪?宫室荣邪?女谒盛邪?苞苴行邪。谗夫昌邪?’窃见北宫大作,民失农时。自古非苦宫室小狭。但患民不安宁。宜且罢止,以应天心。”明帝回答道:“成汤所引的六事,都是我做皇帝的一人不好,你戴上帽子,穿上鞋子吧,不必客气。”于是下令停建宫室,所有不必要的基本建设工程,一概停止,同时下诏自我批评,向公卿百僚谢罪。老天也真凑趣,居然便下起了大雨。

“成汤遭旱”云云,据说商汤时大旱七年,汤便剃了光头,剪短指甲,扮作供奉给上天的牛羊牺牲,以六件事自责:“是不是我的施政不合理?是不是我役使百姓,令得他们太过辛苦?是不是我建造宫室太多?是不是我太听信宫中妇女的枕边之言?是不是我的手下官员贪污纳贿?是不是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瞒骗虚报之徒太得势了呢?”

钟离意后来在给明帝的奏章中又诚恳地指出,对百姓不可苛刻,不可施行高压手段,那么天灾自然会避免,他奏道:“陛下忧恤黎元,而天气未和,寒暑违节者,咎在群臣不能宣化治职,而以苛刻为俗。百官无相亲之心,吏民无雍雍之志,至于感逆和气,以致天灾。百姓可以德胜,难以力服。愿陛下垂圣德,缓刑罚,顺时气以讽阴阳。”中国古代都有这样一种信仰:灭时不正,是由于百姓生活痛苦的结果。只要养成了相亲相爱的风气,不是你检举我,我告发你,时时刻刻在找旁人的小毛病,那么自然会阴阳调和,气候正常。

春秋时,楚国长久没有天灾,楚庄王就害怕起来,说:“上天是忘记了我吗?为什么不警诫我呢?”鲁哀公时政治很腐败,刚好逢到长期没有日食,大家说,上天认为鲁哀公已无可救药,不必再理他,所谓“谴之何益?告之不悟。”因此汉明帝见到天有日食,便下诏书说:“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不降谴。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他意思是说:“上天对我总算还不是置之不理,降下天灾来警告一下。我做皇帝的无德,你们做官的可要尽责,来好好帮助我啊。”

永平八年,又有日食,明帝叫百官大鸣大放,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以所上班示百官”(将各人批评皇帝的鸣放言论公开,叫百官传阅,等于是张贴批评皇帝的“大字报”),下诏书道:“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民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永览前戒,悚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现在我是知错了,就怕我品德太差,过了一些时候,又马虎随便起来。)

现在科学昌明,人人知道日食、水旱风灾是自然现象,和人类的活动无关。这样一来,天灾就不再成为对当政者的警告(所谓“天变不足畏”)。

民食不足是谁之过

在两千多年前(公元前一六三年,汉文帝后元年),也是连续有几年严重天灾,汉文帝下了一道诏书,劈头便说:“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欤?”皇帝说“朕甚忧之”,跟着便说自己愚笨,不明其中道理,想起来总是因为我的施政有错,行为有过失吧!